一只小龙虾,点燃一座城——来自江苏盱眙的味觉传奇
提起中国的夏夜美食,小龙虾几乎无可替代。而要说哪一只小龙虾最有名,江苏盱眙的小龙虾一定榜上有名。它不仅征服了中国食客的胃,如今,也正迈出国门,把热辣鲜香的中国味道送到世界各地。
“无龙虾,不夏天”:中国夜宵之王
在中国,夏天的夜晚总伴随着啤酒、小龙虾和朋友的笑声。一盆香辣鲜嫩的小龙虾,是许多中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夜宵首选。
盱眙,这座位于江苏淮安的小城,以小龙虾闻名全国。每年,这里生产小龙虾超过10万吨,构建起一个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庞大产业。通过冷链物流网络,盱眙小龙虾不仅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主要城市,更远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进了亚洲、欧洲、美洲的无数餐桌。
一只虾,何以赢得世界青睐?
答案要从“源头”说起。
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自然水域占全县三分之一,水质优良、水草丰茂,为小龙虾提供了极佳的天然生长环境。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尤其夏季气温适中,不仅利于龙虾生长,还降低了疾病风险。
在养殖方式上,盱眙也走在全国前列。“稻虾共作”模式已成为主流。每年春季投苗、夏季采虾,龙虾和稻谷在同一块田里共生,不仅生态环保,还大幅提升土地效益。一亩稻田一年可收三茬虾、一季稻,效益比单纯种粮提高5至8倍。
如今,盱眙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超90万亩,其中超过70万亩采用“稻虾共生”的模式。生态、效益双赢,让盱眙小龙虾从源头开始就“与众不同”。
用“科技芯片”武装龙虾
优质的种苗是小龙虾“长得快、卖得好”的关键。2023年,盱眙推出自主培育的 “盱眙红1号” 龙虾品种,比普通小龙虾生长快、个头大、产量高。依托科研院所,盱眙建立种质资源库、智能孵化设备,并牵头制定全国首套小龙虾种苗质量标准。科技为盱眙龙虾插上了 “高质量发展” 的翅膀。
盱眙龙虾,如何变成“世界网红”?
其实,盱眙并不是全国龙虾产量最高的地区。湖北潜江、江苏金湖等地的小龙虾也极具竞争力。但盱眙有一个别人学不来的“秘诀”——品牌IP打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十三香龙虾”就在全国走红。2000年,盱眙举办中国首个小龙虾美食节,一时间万人空巷,成为现象级文化盛事。此后, “盱眙龙虾节” 连续举办二十余年,不仅吸引国内游客,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食客、厨师与美食博主。
盱眙还打造了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龙虾特色街区——“尅街”,集夜市、文创、美食、演艺于一体,成为“吃虾打卡”的城市名片。龙虾不再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而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从“夜宵”到“全域旅游”
为了让游客“吃虾更方便,玩得更尽兴”,盱眙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龙虾节期间,持门票可免费游览4A级景区;联合旅行社开通“龙虾直通车”,吸引高校学生组团前来。
2024年龙虾节期间,盱眙接待外地游客超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小小龙虾,成了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引擎。
产业升级,龙虾也能“走四季”
过去,小龙虾是季节性美食,但现在,得益于盱眙不断完善的冷链、加工体系,龙虾不再只属于夏天。
全县已有11家小龙虾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4万吨。龙虾被制成方便食用的调味虾尾、麻辣虾仁、即食龙虾杯面等产品。消费者通过电商下单,就能全年吃到盱眙龙虾。
例如,“红胖胖龙虾”品牌就推出了芝士焗龙虾、咖喱虾尾等10余种新品种,口味本地化、包装年轻化,迅速打入海外市场,成为出海“网红产品”。
从中国到世界,虾香正浓
今天的盱眙小龙虾,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夜市的餐桌。它出现在新加坡的米其林中餐厅、登上加拿大华人超市的冷柜,也亮相于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的电商直播间。盱眙龙虾正成为中国味道“走出去”的代表之一。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对品质的坚守、对文化的挖掘和对未来的布局。
一只红彤彤的小龙虾,从盱眙稻田跃上全球餐桌,靠的不仅是美味,还有产业智慧、文化力量和开放胸怀。它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本,也是地方品牌全球化的缩影。
盱眙小龙虾,正在用它热辣鲜香的“温度”,温暖世界的味蕾。无论你在亚洲、北美,还是欧洲,不妨尝一尝这只来自中国的“小红虾”,品味背后那份热爱土地、传承美食与走向世界的坚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