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灵·人文有魂 畅游雪浪山生态园,开启江南文化之旅
在无锡,有这样一座山,集自然之奇、人文之美于一体,既有诗意山水的静谧,也有历史遗迹的深沉。它不仅是一处生态胜地,更是一方承载乡愁与文化的精神高地。本文将带您走进雪浪山,领略她四季如画的风光,探寻她千年流转的文脉,感受一场融合自然、历史与生活美学的江南之旅。
灵山秀水藏诗意,雪浪古韵迎宾来
雪浪山生态园,镶嵌于江南水乡的灵秀之地,集山之峻秀、水之灵动与人文之厚重于一体。园区南临太湖,西接梅梁湖,东南毗邻融创文旅城,依山傍水,占地五千亩,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个融合旅游、休闲、度假、健身与教学功能的全方位生态乐园。
作为江南名山,雪浪山承载着深远的人文历史。状元路上传颂着勤学励志的佳话,贡茶园中百年老树散发着馥郁清香,横山古寺祈愿声声、香火不断……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如一枚文化印章,镌刻着信仰与梦想,讲述着江南大地上的智慧与温情,邀您共赏自然美景,共读人文故事。
登状元路,踏启志之阶
雪浪山的状元路,是一条由218级石阶铺就的登山古道,传说中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便常沿此道往返于蒋子阁读书与山下小憩之间。石阶起点处矗立着一块醒目的巨石,上刻“行行出状元”五字,既是对后人砥砺奋进的激励,也是雪浪山文化精神的写照:无论身处何业,只要勤勉自强,皆有成才之路。
沿路而上,可见一座古朴典雅的状元亭,昔日蒋重珍在此歇息小憩,亭中四块石刻讲述着他求学成才的四个动人片段,寄寓着“立志、勤学、明道、成才”的精神内核。山路尽头的状元桥则别具一格,由三块石板拼成,因每块石板敲击声调各异,昔日被称为“三音桥”。蒋重珍常在此桥驻足沉思,后人便将其改名为“状元桥”,寓意才思泉涌,前路可期。
八百年茶香流转,雪浪贡茶溢江南
雪浪贡茶的源头可追溯至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据传,当年雪浪庵住持前往杭州灵隐寺听经,获方丈赠予数十株茶苗,带回雪浪山(古称横山)后种植于庵前,自此,雪浪山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锡金县志》有载:“横山雪浪庵,有茶数十株,山僧于谷雨前采之,曰本山茶,香味不减洞庭碧螺春。”《无锡开化乡志》亦称:“茶产雪浪山顶蒋子阁边,香韵别致。”
这种古茶采取单株种植,树冠伞形舒展,叶片细嫩如雀舌。其采摘工艺极为精细,每一斤干茶需精选三至四万个芽尖,远超常规制茶标准。正因如此,雪浪茶自明清以来便名声远播,甚至传入京城。清代无锡籍探花秦蕙田曾将此茶献予乾隆皇帝,乾隆赞其“形小色青、芳香味淳、堪列极品”,遂钦定其为贡茶,自此雪浪茶年年进贡,名重一时。为了便于采摘与管理,后人对原本枝繁叶茂的高大茶树进行了截枝处理,使其萌生新枝,延续生命力。如今,雪浪山贡茶园中仍保留着168棵古茶树,其中不乏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老茶树。雪浪贡茶香气清幽、韵味悠长,不仅是日常品茗的佳品,更是承载江南记忆与文化传承的礼赠珍品。
蒋子书院(文昌殿)
蒋子书院是在原雪浪庵遗址上建造的一座封闭式小园林。说道蒋子书院的命名,是因为我们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曾于年幼时在雪浪庵谭云阁中读过书,并曾在山麓其故居开课授徒,故把这个宋代书院移到这里,并命名为蒋子书院。书院内有:八德龙潭、卧龙石、独露堂、龙字碑廊、蒋子阁、龙井等。历代文人咏雪浪山诗文化碑刻、科举文化馆等景点。蒋子书院的西院一口潭水,当地人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八德龙潭。据说,这是一口永不干涸的山泉,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走进横山草堂,触摸雪浪文脉
横山草堂坐落于雪浪山景区核心区域,毗邻东山门停车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景区内极具代表性的人文景点之一。这里不仅风貌古朴典雅,更汇聚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草堂内展陈内容丰富,涵盖书画、摄影、民间藏品等多种形式,展品皆富有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令人流连忘返。此外,还设有红色像章馆、新石器馆、烟标馆、钱币陶瓷馆、集邮票证馆、抗日烽火馆、农耕文化馆等十余个专题展馆,展现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社会的多重文化维度,生动再现了雪浪地区绵延不绝、厚重深远的人文底蕴,是游客了解无锡本土文化的重要窗口。
香草观赏园(薰衣草、七彩花田、紫荆园)
雪浪山薰衣草是我们的紫色名片,香草园占地200余亩,盛花期时,紫色花田如波浪,与蓝天交辉相应,融为一体。园内四季各类花草不断,缤纷多彩的花花草草重配合雪浪山的丘陵地貌,使雪浪山的一年四季都显得格外的芬芳诱人。长达300米的紫藤长廊又是一大亮点,每逢春日烂漫时,簌簌的一片片淡紫,花瓣透过阳光,晶莹剔透,风佛起舞,花香四溢。远远望去,紫色的沙子在太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晶莹剔透,一脚踩上去,就像踩上了松软、舒适的地毯。在园内游玩的同时,配套的儿童乐园也可以让您的孩子尽享乐趣。
天空之境
雪浪山天空之境是观赏日出的绝佳位置,看天水一色、风气云涌,大美无锡尽收眼底,给人视觉的冲击,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落日余晖映晚霞,一抹夕阳美如画,落日时分,这里更是美不胜收,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射着橘红色的霞光,伴着微风,俯瞰锡城,再惬意不过!站在天空之境的平台上,近处可赏雪浪山、龙王山等连绵的山脉,远既可观无锡北部城市高楼大厦的雄伟身姿,在完成“春晚取景地”这一重要功能担当后,变成了欣赏落日的重要打卡地。
御茶楼
御茶楼是位于雪浪山最高处的这座大楼。整座大楼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大楼以上有五层,高达25.8米,是雪浪山景区的标志性建筑。雪浪山顶百年贡茶飘香,千载书院隐秀,五层楼上“太湖第一峰”匾额由著名书法大师蔚天池手书。雄踞山巅,傲视群峰。门额上方的“御茶楼”由著名书法家钱茂生书。
整座御茶楼外表古色古香,内部装修先进现代。南观太湖,北视蠡湖,东俯长广溪,西仰群山峦峰,无锡大学城近在咫尺,与太湖新城为邻,可一览无余四周景色,如遇天气晴朗,可以看到滆湖的宜兴,湖州诸山。
清代乾隆皇帝在七十五岁时举办千叟宴,开化乡去了100多名寿星,宴会期间所饮之茶,即为雪浪山贡茶,回乡之时悄悄地把这御赐之茶带回,要与家乡百姓共同分享,由此便把这“御茶楼”喝响了。
横山寺
锡南长广溪畔,雪浪山下,有一古寺,风景秀丽,倚山面水,名为横山寺,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横山寺在历史上香火鼎盛时,寺院红烛高照,香烟缭绕,各地善男信女前来礼佛供奉,重大佛事常在此举行。在雪浪山周围众多的庵观寺庙中,论历史、论规模,横山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佛教方面常规的一些殿堂布局应有尽有,传说有一千零四十八间佛殿和僧舍,即如旧小说中的红莲寺,而且还有“独创”,例如,有一座“大悲楼”,上下两层,古代飞檐式砖木结构楼房,楼下是十八罗汉,楼上是千手观音,两边陈列着百余位《封神榜》中各色传奇人物。这般陈设,在当时吴地诸寺中可谓是绝无仅有的了。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及佛协的指导下,在信众及居士、护法的支持下,我寺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主要有: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江苏省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江苏省三省档案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