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工业信心指数降至87.7 多因素致前景忧喜参半
47个行业共1342家企业调研 忧信贷汇率 盼援边境促预算
本报讯(小朱编译)泰国工业联合会副主席纳瓦与同任副主席兼经济学术委员会主席的比通共同发布2025年6月工业信心指数调查结果,该指数从5月的88.1降至87.7。此下滑主要受泰柬边境口岸关闭及泰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暂停影响,导致边境贸易和过境贸易受阻。
美国将钢铁铝制品关税从25%上调至50%,削弱了泰国企业竞争力;以色列伊朗冲突引发能源价格波动,致使出口与游客量增长放缓。同时,外国商品涌入挤压本土企业生存空间,出口产品逐渐被进口替代,农产品价格暴跌重创农民收入并削弱地区购买力。加之政治冲突与不确定性冲击投资者及私营部门信心,伴随区域资本流入推高泰铢汇率,美元指数则持续走弱。
然而6月仍存积极因素:互惠关税暂缓政策7月到期前的出口加速、美泰贸易谈判积极信号释放以及企业年中促销活动刺激国内消费。
通过对泰国工业联合会47个行业的1342家企业调查发现,企业担忧上升的因素包括:信贷获取(51.7%)、汇率波动(出口商视角39.9%)、能源价格(31.3%)及贷款利率(24.7%)。担忧缓解的因素则有:国内经济(61.0%)、全球经济(57.7%)及政府政策(47.5%)。
未来三个月预期指数同步下滑,从5月的91.7降至90.8。泰柬边境问题的不确定性及口岸长期关闭恐冲击边境贸易额。此外,薪资委员会决议自2025年7月1日起将曼谷及部分外府特定行业最低工资提高400泰铢,增加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互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亦影响贸易前景。
积极因素包括:1150亿泰铢经济刺激预算获批有望推动经济增长0.4%,"泰国人游泰国半价计划"预期可均衡提振地方经济。企业向政府提出三项建议:1.出台泰柬边境关闭受影响企业援助措施:如收购积压商品转销其他市场、提供低息贷款、中小微企业债务缓缴、停工期间工资补偿、替代原料采购价差补贴及海运空运支持;2.加速1150亿刺激预算执行,确保严格透明的项目监管;3.紧急协商下调美国互惠关税至可竞争水平,务必在2025年8月1日生效前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