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泰维持36%高关税引危机 泰递交第二轮谈判方案
涉及9000项商品零关税开放入泰 如谈判失败年值2万亿铢美国市场面临冲击
本报讯(小朱编译)泰国出口正面临重大挑战——美国宣布依据“对等关税”措施维持泰国进口商品高达36%的税率,远高于越南(20%)和马来西亚(25%)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协议税率,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泰国政府已于2025年7月6日向美方提交第二轮提案,核心内容包括:将美泰贸易平衡目标期限从10年缩短至7-8年,承诺2030年将对美贸易顺差缩减70%,并于2031-2032年实现双边贸易平衡。
在市场开放条款中,泰方调整为向美方特定商品提供零关税准入,但需确保不损害现有自贸协定(FTA)伙伴国利益;同时承诺增加天然气及飞机进口量。
财政部常务次长拉瓦隆表示,第二轮提案在关税减免清单范围上与首轮存在显著差异,此次涉及数千项商品零关税待遇。大规模零关税开放市场可能冲击国内产业。不过其中多项商品已在对其他FTA伙伴国的关税减免中实现零关税。
据总理府消息,泰方关税减让方案参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覆盖约90%(9000项)商品品类,该策略可避免影响泰国其他贸易伙伴。
此外,泰国参考了约10,000项商品的最惠国(MFN)关税税率:2023年平均税率为9.8%,其中农产品税率27.0%,非农产品7.1%。可见农产品高关税正是美方重点削减领域。
横向对比显示,泰国MFN关税居东盟之首:柬埔寨(9.4%)、越南(9.4%)、印尼(8.0%)、缅甸(7.6%) 、菲律宾(6.0%)、马来西亚(5.6%)、文莱(0.5%)、新加坡(0%)紧随其后。
美方重点针对的高关税商品包括:饮料及烟草(47.1%) 、糖及糖制品(41.0%)、蔬果(34.0%)、植物油脂(33.8%)、乳制品(32.3%) 、咖啡茶叶可可香料(31.5%) 、谷物加工食品(21.2%)、服装(29.5%)。
托运人委员会忧心美国市场冲击
泰国托运人委员会暨出口商协会主席塔纳贡披露:美方对泰征收36%报复性关税远超预期,而越南(20%)、马来西亚(25%)的协议税率使泰国处于竞争劣势。若8月1日前未能达成协议,泰国输美商品将承受36%关税,导致成本激增丧失竞争力,冲击年值2万亿泰铢(占泰国出口总额20%)的美国市场。重灾区产品涵盖:电子电气设备、预制食品、大米、橡胶及制品、日用消费品。
劳动密集型产业恐现大规模裁员,多种农产品将失去竞争力,最终引发国内产品价格下行压力,殃及广大农民及家庭收入。
塔纳贡表示,36%关税将使泰国出口陷入零增长,下半年尤其疲软,全年出口增速恐从原定1%-3%骤降至1%,国家经济将陷入停滞。距8月1日最后期限仅剩三周,特朗普方面已明确拒绝延期。泰国政府谈判团队必须全力促成第二轮协议。
提出三项紧急提案保卫泰国经济
泰国托运人委员会将向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披猜及商业部长乍都蓬提交如下行动纲领提案:
1.对美关税谈判提案:全力支持扩大美国进口商品零关税范围,重点纳入泰国可接受的商品品类;延长美国直接投资(FDI)优惠期限;加速推进替代性能源采购转向;2.替代市场开拓提案:申请2026-2027财年专项资金用于强化国际贸易促进活动——带领企业海外参展、开展商业配对;在境内持续扩大"引进来"经贸活动。同时追加中小微企业主动出击计划(SMEs Proactive)预算,助力出口型中小微企业开拓政府未覆盖的海外展会渠道。协同泰国进出口银行、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并补贴新市场开拓贸易风险保费。
加速推进所有框架下的自贸协定谈判进程,拓展新贸易伙伴磋商,最大化现有协定红利利用率;3.补充提案:提高出口商竞争力,多部门协同降低受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实施汇率调控使泰铢汇率保持弱势;暂缓最低工资标准上调;降低电力、燃油等商业运营成本;加速企业所得税等税种退税流程;严控劣质进口商品倾销及原产地欺诈行为,加强进口商品检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