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泰美关税谈判风云起 聚焦36%报复性关税应对策略

2025泰美关税谈判风云起 聚焦36%报复性关税应对策略

2025年07月15日 18:32 来源:本站

泰美460亿贸易顺差引关注 各界热议降税路径 严打原产地欺诈

本报讯(小朱编译)7月14日,在《曼谷商报》主办的"重构合作之道"圆桌论坛上,与会者评估了美国对泰国征收36%报复性关税的影响。本次会议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披猜主持。

泰国工业联合会(FTI)副主席纳瓦指出,泰国无需效仿越南全行业零关税模式,仅需选择特定产业降税。泰国必须构筑更高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土产业。

2024年泰美贸易顺差达460亿美元(居全球第12位),而顺差规模相近的马来西亚仅被征25%关税,因其原产地认证管理更完善。泰国谈判能否大幅降税尚存疑,政府应紧急严打原产地欺诈。

泰国工、商、银行联合委员会敦促政府加速推进:1.启用反补贴税(CVD)及反倾销税(AD)措施;2.增设软贷款(Soft Loan)援助:商业银行在困境中仍收紧信贷,呼吁政府强化金融支持;3.暂缓最低工资上调:企业裁员自救之际,劳工部应延迟调薪以免加剧就业危机。

谈判前景不明朗

WHA集团首席财务官纳塔潘表示,谈判不确定性极高,尤其美越关税协议出现两国领导人表述矛盾。转运关税(Transshipment)是否同等适用亦存疑。

WHA在泰越两国均有业务,需关注核心差异——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超5万人规模工厂)受泰国老龄化制约(十年内将步入超老龄社会),更适合投资越南;而需完善供应链及基建的产业则应选择泰国。越南自贸协定(FTA)数量优势明显,当前还未知晓最终的转运关税,中国关税税率未定仍是影响外资(FDI)流向关键。

期待泰国谈判团队争取低于越南的关税税率

泰国托运人委员会主席塔纳贡表示,下半年出口需密切监控。7月出口企业订舱量锐减30%,主因美国企业上半年超额囤积泰国商品致库存饱和。出口商多按36%税率制定预案,仍呼吁政府三方面支持:1.审慎处理最低工资调整;2.央行实施适应性利率政策;3.严打外资虚假注册及违法经营。

严查原产地欺诈与劣质品

泰国商会副主席吉拉潘表示,特朗普关税危机并存机遇——可进口部分短缺农产品补足国内需求,降低农民成本。原产地认证需强化监管,外贸厅、工业联合会及商会均具原产地证书(C/O)签发权(商会签发量最大)。虽美国严查尚未发现问题,但近期欺诈风险已成谈判焦点。此外,还必须加速基建升级吸引外资、推动农业集约化降本、保障粮食安全及旅游人才培育方为可持续发展之道。

电子业力证原产地清白

泰国电子计算机雇主协会主席、半导体协会副主席萨潘表示,电子与半导体产业初期本土化率仅5%,历经50年才达50%(因高技术精度要求)。以硬盘驱动器为例,当前本土化率50%(含服务达60%-70%);半导体领域仍较低。各产业技术升级周期各异,但全行业(电子、智能设备及半导体)可确证"原产地欺诈为零"——五年前业者已建立完善核查机制。


【编辑:editor】
阅读推荐
1/52/53/54/55/5
星暹热榜
更多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星暹日报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