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米政策会议:出口目标有望破800万吨
通报中国有望签"历史性订单" 新加坡达成10万吨大米期货协议 批准延缓释放当季稻方案 目标300万吨
本报讯(小朱编译)总理阿努廷作为国家稻米政策与行政委员会主席,主持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会议,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埃尼迪、农业与合作社部长及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私营部门、大米出口商协会会长、碾米厂协会及农民代表(如泰国农民与农业协会会长)共同参与此次会议。
阿努廷在会后表示,今年国际大米市场波动剧烈,但也为泰国带来重要机遇。上周值此泰国王室成员正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际,习近平主席当面表示中国将采购50万吨泰国大米。这对泰国米价释放积极信号,更是泰中建交50周年的"历史性订单"。
此外,泰国还与新加坡达成10万吨大米及食品期货协议,进一步巩固对泰国大米的信心,同时凸显我们亟须制定政策切实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并严格维护泰国大米标准。
阿努廷表示,本次会议秉持三大原则:1.维持合理米价水平 2.提升泰国大米在质量、标准与物流方面的竞争力 3.同步稳定国内与国际市场。国内贸易厅厅长维塔亚贡·玛尼内透露,会议审议修订《2025/26产季稻谷延迟销售贷款项目》指南,允许农户将稻谷储存于粮仓1-5个月,目标总量300万吨稻谷。同时调整茉莉香米、巴吞他尼米和糯米贷款价格以适应当前市价,拥有自有粮仓的农户可获得每吨1500泰铢仓储补贴。
会议还通过以"泰国大米迈向未来经济"为框架的系列措施:短期措施侧重管理过剩白米,包括2025/26产季300万吨稻谷吸纳计划,动用16.8亿泰铪预算吸收市场供应,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释放。计划将稻谷加工为袋装大米,衔接司法部(狱政厅)、军事单位等实际需求部门。
会议批准推进长期生产结构改革措施,重点研究调整部分第二季稻种植区,使其更契合地域条件与市场需求,划定100万莱实施范围,并要求相关部门审慎评估后执行。
同步推动农民提质转型,转向高端精细稻米生产以提升附加值,拓展销路并强化消费者对茉莉香米、地理标志大米等特色泰国稻米的认知。计划覆盖200个农民团体,投入1.2亿泰铢预算。另开展市场导向稻种研发,针对中部地区缺乏多样化优质稻种现状,委托稻米厅进一步研究替代硬稻的可行性。国内贸易厅在全国40余府设立至少30个"稻谷集市",打通碾米厂与经销商按市价直采渠道,助力拓展销售通路并依托实际需求机制拉动产地价格上行。
维塔亚贡表示,今年米价走势受惠于国内管理措施与出口推动双重利好。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报告显示,原定750万吨出口目标有望突破800万-900万吨,此将成为支撑国内米价持续向好的关键因素。
2025/26年度全球与泰国大米形势研判:预计2025/26产季全球米价将受印度库存超预期增长、菲律宾暂停进口、印尼延后采购至2026年等因素压制。但越南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国际茉莉香米需求持续等积极因素仍将支撑价格。
截至2025年11月17日,多地米价呈现上涨态势,为农民释放积极信号:茉莉香米价格达每吨14300-15800泰铢,白米每吨6100-6800泰铢,其他稻米品种价格亦同步攀升。


